鱼盐ChaCha

🆔雁行凛凛 也是我【最近在搬运从前写的电影观后感,刷屏抱歉】

《孤儿》观后感2017年1月26日

前半程Esther挺讨人喜欢。她精心设计的出场,唱着歌,画着画,像个天使,或是小公主。成熟的谈吐,优雅的礼仪,复古的穿着。特别,并坚持自己的特别。当她在学校里遭到同学的欺凌时,她的反应也令人,唔,心疼。纵观全片她表现出无助感的时刻着实少见。

当我认为她是魔王时,她羸弱;当我感到她似乎没那么糟时,她拿起了锤子。

和Kate在白玫瑰花前的谈话,或许她敞开了那么一点点心扉,让人这么以为。

而后急转直下,从她把同学推下滑梯起,忽然就转变了温和的讨全家人喜欢的态度。精神不稳定?事情开始脱离出她的控制。

她是如此暴虐,疯狂,露出了牙龈污损的獠牙,远远抛开了纯真的假面。

啊,这里有一个问题,为什么她不能好好地在这个家庭里生活下去呢?

领养她的家庭经济宽裕,养父和养母都愿意真心接纳她,作为他们珍爱的女儿。

她为什么怨恨这一切?是因为这永远长不大的身体?还是从最初诞生精神就有问题,而身体的状况加剧了这一点?

说真的,我弄不懂她的假牙从哪来的。谁给她做的掩饰?看片尾的提示,她是一直化着妆,把自己的脸伪装成少女模样吗?哦,这化妆技术怪厉害的。

想不通的地方挺多的,也许不能太严肃地思考这部电影。

Esther是怎么从精神病院离开的?谁收养了她?她原本的家庭呢?

导演似乎想通过墙壁上的画,前半程Esther偷看Kate和John,以及Esther难得的一次情绪外露——被John拒绝后伏在床上痛哭,来表现,呃,暗示一个三十三岁的女人因为正常的性欲/爱(爱情的爱)得不到满足……就会心理扭曲成这个样子?




我的理解一定有问题。



好吧,别认真追究一部惊悚片。



我似乎只是想表示,如果这是导演的想法。

我反对这个想法。


又及,电影后半程被蒙蔽的人们,去除减智光环的影响,也许还说明了一点。

不要仅仅看事物的表象,不要被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这种事物的常识性认知(比如孩子们总是无害的)所影响。

不要被这些根深蒂固的,成见,固有的见解,普遍的正确——禁锢住双眼。

发现不了站在你背后的真相。


评论
热度(1)

© 鱼盐ChaCha / Powered by LOFTER